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邢作霞

日期:2018年12月30日阅读次数:

邢作霞,教授,博导。

新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技术移示范机构执行负责人,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风力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电话:024-25494306

邮箱:xingzuox@163.com

教育及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1993.09至1997.07,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自动化,本科;

2000.09至2003.03,东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

2003.09至2008.06,北京交通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博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10.12至2013.03,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博士后;

1993.09至2010.12,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科研专工;

2011.03至2015.12,沈阳工业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系主任;

2016.03至今,沈阳工业大学,新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型风力发电设计基础理论研究与装备开发、系列风力发电动态模拟试验平台开发、基于电制热储能的新能源消纳技术等。

研究方向:新能源控制与并网技术、多能源互补与固体储能消纳技术、风电机组柔性载荷控制技术、故障诊断技术。

教学情况:

本科:风电机组检测与认证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2学时

硕士:新能源并网技术,电气工程专业,32学时

博士:风力发电专论,电气工程专业,32学时

科研项目:

1.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消纳技术,辽宁省科技项目,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重点项目,主持;

2.基于分层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应用示范,国家能源局,子课题负责人;

3.复合转子开绕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及其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国家自然基金,第四负责人;

4.适应海、陆环境的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研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主要负责人;

5.复杂地形下风电场的年发电量与无尾流干扰下偏航误差识别,国家外专局重点专项,主持;

6.创新型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研制与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国家外专局重点专项,主持;

7.电气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人才联合培养,辽宁省教育厅,主持;

8.10MW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研究,辽宁省科技厅,主持;

9.10MW中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山西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子课题主持人;

10.10MW柔性塔架海上风电机组载荷优化与容错控制,辽宁省攻关与产业化,第二负责人;

11.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动力学技术研究,辽宁省科技厅自然基金,主要参加人;

12.10MW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辽宁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第二参加人;

13.风电机组风轮和偏航隐性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辽宁省自然基金,主持;

14.风电机组重要保护功能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支持;

15.适用于新疆地区的钢渣电制热蓄热材料及其系统研究,新疆互力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持;

16.10MW海上机组方案设计及其原理验证机组设计,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

17.支撑高温供热低碳转型的电加热熔盐系统优化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国家电网总部项目,主持。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

代表性论文:

1.XING Zuoxia, ZHU Zhi, GAI Min, et al.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of Park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Heat Pump Coupled with Thermal/Cool Storage Devices[J]. Energy Internet, 2025: e12023.

2.Zuoxia Xing, Boyang Qu, Yang Liu,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ormed neural network based short-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 models[J].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2022, 16(5): 885-899.

3.Xing Zx,Fu Q,Chen L,etal . Research on multi-physical field coupling of solid electro thermal storage unit[J].Energy Reports,2020,6:775-791.

4.Zuoxia Xing, Mingyang Chen, Jia Cui, et al. Detection of magnitude and position of rotor aerodynamic imbalance of wind turbines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J]. Renewable Energy, 2022, 197: 1020-1033.

5.Boyang Qu, Zuoxia Xing, Yang Liu, Lei Chen. Research on short-term output power forecast model of wind far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combination algorithm[J]. Wind Energy, 2022,25:1710-1734.

6.Zhang, P., Xing, Z., Guo, S., Chen, M., Zhao, Q. A New Wind Turbine Pow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pproach: SCADA to Power Model Based with Regression-Kriging. Energies 2022, 15, 4820.

7.邢作霞,樊金鹏,陈雷,等.固态电制热储热传热匹配特性及热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0,35(11):2439-2447.

8.邢作霞,赵鹏飞,樊金鹏,等.固体蓄热高温气体穿墙套管绝缘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16):5392-5401.

9.邢作霞,赵海川,葛维春,等.固体电热储能系统热变形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J/OL].热能动力工程, 2020(01):98-105[2020-03-03].

10.邢作霞,王鸿毅,王海鑫,等.基于有限位置集锁相环的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位置估计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23(11):10-17+26.

11.邢作霞,赵海川,陈雷,等。.基于耦合传热的电制热固体蓄热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20):5999-6007+6180.

12.邢作霞,赵海川,葛维春,等.固态电热储能系统热力计算方法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40(02):513-521.

13.邢作霞,项尚,徐健,等.外部环境对风电机组性能影响分析[J].太阳能学报,2021,42(03):98-104.

14.邢作霞,赵海川,马士平,等.电制热固体储热装置关键参数设计研究和经济性评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8(06):1211-1216.

15.邢作霞,樊金鹏,葛维春,等.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绝缘测试实验平台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9):69-72.

16.邢作霞,项尚,徐健,等.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实验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6):85-87+93.

著作:

1.《新型电力系统智能配用电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参编

2.《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参编

3.《风电运行数据评估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三主编

4.《固体蓄热技术与原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

5.《固体电蓄热及新能源消纳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二主编

6.《风能转换原理与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参编

7.《风电机组检测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主编

专利授权:

1.《35 KV CASCADE HIGH-VOLTAGE SOLID ELECTRIC HEAT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国际发明专利,LU503161,授权时间:20230806,第1发明人

2.《Double-wind-wheel wind turbine based on compressed gas transmission》,国际发明专利,ZA2022/10597,授权时间:20230222,第1发明人

3.《ONLINE TEMPERATURE SOFT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YSTEM OF HIGH-TEMPERATURE HEATING ELEMENT IN SOLID HEAT STORAGE FURNACES》,国际发明专利,ZA2022/10601,授权时间:20230222,第1发明人

4.《固体蓄热炉内高温加热元件在线温度软测量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ZL201910274163.1,授权时间:20230407,第1发明人

5.《一种气体压缩传输的双风轮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系统》,发明专利,ZL202010669363.X,授权时间:20221111,第1发明人

6.《一种基于传热速率平衡的固态蓄热加热特性匹配设计方法》,发明专利,ZL201811220025.7,授权时间:20221104,第1发明人

7.《一种电容式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及设计方法》,发明专利,ZL202010903900.2,授权时间:20220603,第1发明人

8.《基于洛伦兹力反向磁场解耦优化及加热丝布局设计方法》,发明专利,ZL201811219910.3,授权时间:20210806,第1发明人

9.《基于接触器逻辑时序控制的电压跌落发生方法》,发明专利,ZL201810140100.2,授权时间:20210101,第1发明人

10.《基于高温高压电制热固态储热的矿井防冻送风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1910269685.2,授权时间:20201110,第1发明人

11.《坑道式电加热蓄热体结构及控制方法》,发明专利,201610053890.1,授权时间:20190329,第1发明人

社会兼职及获奖荣誉:

社会兼职: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热能储存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利学会水与风光能源专委会委员,委员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委会新能源器件(风光)循环利用,专家

获奖:

1 组建专业共同体推进新工科建设-新能源专业联盟九年探索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完成人

2 电制热储热提升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3 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八完成人

4 高密度卡槽式异型结构固体电制热储热装置研发及其应用,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5 固态储热源网荷调度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技术与应用,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6 分散式风电接入技术及工程示范,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7 风力发电系统模拟试验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8 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9 组建专业共同体推进新工科建设-新能源专业联盟九年探索与实践,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10 一流学科引领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1 多学科融合新工科风力发电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应用,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2 创建四层次风力发电实验实训平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版权所有:中国·yl23455(永利)集团官网 【领域】十大品牌  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